2021年太阳集团tcy8722年度发展自评报告

发布者:信息公开发布时间:2021-06-15浏览次数:10



一、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情况

(一)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标准

公司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决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公司党的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重点评价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员工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

(二)将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作为教师评价的根本出发点

1.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

2.突出公司产品实绩。学院把认真履行公司产品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员工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

3.强化一线员工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年度工作任务和述职把上思政课、联系员工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学校干部选拔任用,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要有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员工工作经历。

(三)将培养新时代艺术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员工评价的落脚点

1.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2.严格学业标准。在学业考评方面,提出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在实习(实训)方面,提出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员工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3.完善德育、体育、美育、劳育评价。根据职业院校员工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目标要求。引导员工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身体素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经常参加艺术实践锻炼。

二、构建内部评价机制情况(结合分类评价、质量报告、其他外部评价等实际情况)

公司建立了对接国家高职质量年报、职业院校适应社会能力评估、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质量报告制度,通过每年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要求编制《太阳集团tcy8722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年度报告》、《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每两年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上海市教委、上海市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求编制《太阳集团tcy8722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并向社会发布。

(一)建立了对接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专业绩效评价机制

公司注重每年分类评价结果的反馈和使用,建立了对接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专业绩效评价机制。在上海市分类评价总体框架下设计评价指标,确定了学院专业办学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好分类评价指标的观测、带动功能,提前部署好重要成果的持续性培养、管理制度的及时跟进和改革、专业活力、师生活力的深层激发。

(二)诊断与改进工作进一步深化

诊改工作和常规工作融为一体,目标规划、标准制定、数据运用、资源建设等多方面都要分层推进。在完善工作规划,厘清各部门职责的基础上,根据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横向五个层面的要求,制定完整的质量保证标准体系。学院平台建设树立“大数据”理念,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的数据需求,建设并应用智能校园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随时进行诊断、反馈、改进和提高,全面支撑诊改工作深入开展。

三、年度重点成效、不足及改革举措

(一)评价指标观测功能发挥作用

在教学成果积累、精品课程、省部级以上教材、获奖情况、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数上,学院不占有优势。将这些指标融入学院和专业年度发展计划,增强各专业做好培育性工作的意识,推动了教学成果的积累。

(二)评价指标带动功能初显作用

公司根据上一年度的评价结果,继续发挥双师型专任教师占比、生师比、产教融合型专业、转化科技成果等优势指标的作用,让一些标杆专业给全院各专业起到带动作用,以此来考核专业发展的质量水平。

(三)重视指标对应的制度建设

公司认识到相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研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提升育人的成效。先后发布了《强化“三全三圈十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太阳集团tcy8722关于青年教师参加践习的实施办法》、《太阳集团tcy8722关于推进校企合作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太阳集团tcy8722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

(四)存在的不足

公司在上一年度的分类评价中,总体进步较大,增值评价和效益评价都位于第三梯队。目前存在的不足:

员工个性化发展需求面临挑战。这种基于自身兴趣特长的发展需求以及把握个性化学习实践机会促进员工高平台的适性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教学安排、评价机制带来严峻挑战。

专业群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的挑战。学院基于产业链的专业群建设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协同发展上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新老问题相互叠加,其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改革措施

1.以员工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分层次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员工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员工的成长、成才、成人,着眼于高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自我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逐步构建能够适应不同学情、不同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能够适应不同生源的柔性教学管理模式。

2.以构建系统与柔性的管理机制为目标,完善专业群治理体系建设。以专业群为组织实体,将专业群作为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的基层组织。是以多元治理构建新型关系,在强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同时,通过机制优化处理好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权利分配关系,建立参与决策与利益实现的多元治理格局,为实现专业群多重建设目标提供治理保障。

3.以创建学院特色与品牌为根本,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围绕打造学院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群的目标,创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特色,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显著增强学院行业与社会影响力,推动学院发展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